• 动态信息
  •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 时间:2017-01-25 10:44
  • 来源:宁波杭州湾新区
  • 发布机构:办公室
  • 字体:
  •   2016年共引进高科技项目38个,“国千”人才2人,长江学者1人,高端科研人员34人。累计已有10个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2个项目已完成股份制改造,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2016年,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依托复旦大学学科、区域优势,争当“沪甬合作示范区”排头兵,努力为新区引进好项目、形成好团队、构筑大平台,积极打通科技与资本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近日路过滨海四路和兴慈三路的岔路口,你会发现曾经破旧的漂印染企业旧厂房,已经再次焕发青春,展露出靓丽的容貌……这就是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复旦杭州湾科创园”。过完春节后,这个科创园就将投入使用。“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将成为首个入驻的企业,为科创园集聚数千位高端人才。”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研究院将依托科创园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技术优势、较好市场拓展能力的高科技研发项目。“形成高科技项目与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提供专业深度的孵化服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园今年计划新引进25个以上高科技项目,实现5个以上项目科研成果产业化,已落地项目实现销售1个亿以上。

      在2016年,新区最国际化的比赛莫过于研究院举行的国际创新创业大赛。120天、遍布4大洲的复赛路演活动,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多家资本机构和创业服务机构支持。“收到国内外优秀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BP)300多份,项目涵盖大健康、智能硬件、移动互联、新材料等相关高新科技领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获胜的前10个项目不仅得到新区数百万的人才项目资金资助,部分项目还获得复旦杭州湾创投基金500万投资。“目前,部分项目正加速研发,力争早日产生效益。”

      “对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因素是未来发展的机会,能否留住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平台是关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引进的项目,研究院为团队提供创业导师辅导,全程辅导注册、财务、知识产权等第三方要素孵化支持。“创业初期的瓶颈其实就是资金、配套服务的缺失,针对性地去补齐这些短板,是平台成败的关键。”研究院在各类基金投资以外,还在A轮以后建立各类VC、PE跟投机制,初步建立了“共同创业、风险共担”的服务体系。

      在深耕国内项目孵化的同时,研究院还谋划在国际上招贤纳士。去年底,研究院打造的能创空间美国创新创业中心在加州正式挂牌成立,通过深度对接尖端高科技产业,形成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与新区产业发展的不竭源头。“研究院正积极实施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等地的海外创新中心,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挺进全球科创前线。”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