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甬合作办医,建设宁波乃至浙东地区高端医疗中心。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杭州湾院区、宁波市杭州湾医院试运营,同时2018长三角医院管理创新论坛举行。作为宁波市新十大医疗卫生基础建设项目,具有优质基因的高端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造,项目总投资14.5亿元,总建筑面积为19.6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200张,是宁波市已建成投用的单体投资额最高的医院。
试运营期间,仅提供周一至周五的日间门诊服务,急诊、手术住院等暂不提供。2019年3月1日起全面运营,包括门诊、急诊和手术住院(期间逐渐开放部分病房和择期手术)。开业初期,医院将计划设置病房科室23个,门诊科室33个,急诊科室16个,开业初期开设病床600张,重点打造消化内科、肾脏科、泌尿科、风湿科、神经外科、妇产科、骨科、普外科等科室。上海仁济医院将派驻70余名专家,宁波市第二医院将派驻百余名专家,加入初期的科室建设过程中。
去年5月,国家卫健委在上海召开“沪苏浙皖闽”综合医改联席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宁波市第二医院正式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实现跨省合作办院,共同目标是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杭州湾院区、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建设成为宁波乃至浙东地区高端医疗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作为历史悠久的一家综合性医院,全国排名前20名,也是上海市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患者不远万里寻医,仍然“一号难求”。医院的年门诊量,高达430万人次。
宁波市第二医院是宁波市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一所三甲医院,医院竞争力强,在省属市级/计划单列市医院排行榜中,排名宁波市首位,在浙江省DRGS排名中列全省第10名。今年8月,刚刚挂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
按照三甲医院建造标准,医院硬件更是高配。地下2层停车场加上地面停车场,医院共有1000多个车位。目前医院已成功申请128排CT,现已拥有高端48通道1.5T核磁共振、先进的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对病床进行清洗杀菌的洗床中心、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等高科技医疗设备。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集合先进的现代通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体,可将医院的各个部门,如:门诊、医药、手术室、化验室、血库、医技、住院部各个护士站、中心供应室,通过一条专用管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全面解决了医院物流自动配送问题。
硬件高配外,医院设计更注重人性化考量。医院建筑根据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将门诊、急诊、住院大楼统一规划,一次性建成,打造“一站式”全程辅助医疗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提供患者就诊的便利。无障碍通道设计、楼层颜色的差异化、手术室外的咖啡馆,以及公共活动区、儿童玩耍区、商场、超市、休息室等的设置,加上多元的服务形态,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花园式、高效能、现代化、智能化功能融合堪称一流。
名医和专家是医院真正的实力体现。医院试运营后,上海仁济医院和宁波二院将派驻近200位名医专家常驻。届时,老百姓看名医专家,不用奔波上海、宁波,同样就可享受到与上海仁济医院、宁波二院同质化的医疗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杭州湾院区、宁波市杭州湾医院的试运营是“沪甬合作”办医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三方合作强强联手,医院将建设成为核心价值凸显、基础设施精良、管理创新、医护水平高超、学科优势明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群众满意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杭州湾院区、宁波市杭州湾医院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全省首个产业集聚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拥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浙沪合作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张名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成立八年多来,宁波杭州湾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未来,宁波杭州湾新区将加快建设21世纪中国样板小城,全面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产业梦、创新梦、城市梦、文化梦、品质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杭州湾院区、宁波市杭州湾医院是新区“品质梦”的体现之一。品质医疗之外,品质教育、品质新城、品质新区等高端服务供给正不断补齐和完善:对标世界级湾区、打造21世纪中国样板小城的的滨海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国内名校镇海中学分校的科学中学新校区雏形初现,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托管的滨海小学9月已经开学,体育艺术化的体育公园已经运营,国际化文化教育交流窗口的青少年实践基地即将投用,与高校共建共享的体育馆、图书馆、大剧院明年建成……高端要素催生品质新区,打造最具幸福感开发区的“品质梦”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