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任务
  • 2020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工作要点​
  • 时间:2020-05-12 17:04
  • 来源:经济发展局
  • 发布机构:经济发展局
  • 字体:
  •  

            2020年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以下简称新产业平台深化建设之年,是抓落实、出成效的关键一年。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指导意见》

    浙政办发〔201910号,以更强干劲、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求在标志性项目、领军型企业、创新型生态、示范性改革、高能级平台等方面有更大突破,推动新产业平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制定2020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及疫情带来的机会窗口,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四大新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五大高地”战略导向,加快完善目标、推进、政策和评价“四大体系,突出重点,强化举措,推进第一7个、第二批6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建设,推动13个新产业平台实现“4212”发展目标,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标志性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主导产业产值(或营收)2000亿元以上,全力打造我省“顶配版产业发展平台、重量级未来产业集聚高地。

    二、重点工作

             (一)聚焦战略导向,进一步强化平台精准化培育。

    1、公布第二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名单,发布各新产业平台建设发展规划。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开展第一批7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019年度评价工作,研究将评价结果与政策享受、试点示范等激励措施相挂钩。(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3、制定2020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工作要点,加强“三库四清单建设,即项目库、信息库、数据库等三个基础数据库和目标、重点任务、重大活动、重点标志性项目等四张清单,完善清单工作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4、指导各产业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深化研究,凝练产业导向,高质量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图,引导全省相关领域重大产业项目向新产业平台布局。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5、推进各产业平台对照八个一”精准培育要求,即一个建设规划、一个工作计划、一个组织架构、一套工作制度、一批重点项目、一个形象方案、一个产业基金、一批领军型企业,进一步修改完善2020年度工作计划,优化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确保新产业平台建设有的放矢。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省发展改革委开展“八个一精准培育要求落实情况检查;将落实情况纳入新产业平台年度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6、谋划培育第三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以“四大新区为核心,聚焦5G、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创建一批新产业平台,指导开展培育工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7、完善《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评价办法(试行》,启动13个省级新产业平台2020年度评价工作。适时举办新产业平台建设工作培训班。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二)突出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标志性项目建设

    8、招大引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各新产业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强链补链延链”要求,积极对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等,绘制招商地图,谋划储备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加大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的smart合资公司全球总部项目、绍兴集成电路平台的紫光存储芯片制造项目、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氮化镓芯片及5G射频应用器件项目等一批重量级在谈项目攻坚力度,争取早日签约落地。202013个新产业平台谋划储备产业项目193个,新引进产业项目139个,其中新引进标志性项目52个。(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支持新招的大项目好项目优先落户本地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引导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新产业平台发展。(责任单位: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9、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开工、竣工和达产。抓好台州通用航空产业平台的吉利商业航天、杭州钱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平台的华瑞航空、杭州钱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平台的天境生物、绍兴集成电路平台的长电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抓好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的吉利PMA纯电动汽车项目、杭州紫金港数字信息产业平台的阿里云总部项目等一批项目竣工验收。抓好宁波杭州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的吉利DMA系列车型等项目量产。202013个新产业平台新开工项目59个,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编制“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重点标志性项目清单,落实标志性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2020年13个新产业平台计划完成标志性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实施重点标志性项目50个,计划完成投资148亿元。(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新产业平台)

    10、抓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新产业平台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测试场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数字化平台、智慧型园区。推进各新产业平台建设“一室两厅”(新产业平台专班办公室和产业展厅、招商客厅,加快路网、电网、轨道交通、通用机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及商业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台软硬件环境。202013个新产业平台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

    11、抓好一批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推进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加快杭州万向创新聚能城的浙大科创中心项目、紫金港数字信息产业平台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区项目、钱塘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的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项目、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的中科院三期南区等一批创新平台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台州通用航空产业平台的北航台州研究院、宁波杭州湾新区的省新能源汽车创新服务综合体、绍兴集成电路平台的浙大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建成运行;积极招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创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积极发展创新飞地、“创新共同体等新模式,支持新产业平台与周边高能级平台开展创新合作。202013个新产业平台计划新增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4个,新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4人。(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

    (三)注重宣传推介,进一步打响“万亩千亿”新名片

    12、推进实施新产业平台形象提升工程,研究制定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形象提升工作方案,推进各新产业平台落实“五个一”要求,即设计一个Logo(形象标志、打响一句Slogan(宣传口号)、建设一个产业展厅、在省级媒体上作一篇专题宣传报道、举办不少于一场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平台对外形象和影响力。适时发布各新产业平台形象标识。(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新产业平台)

    13、加强信息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月报制度,及时采编报送重要信息,重大信息专报省领导。加强与浙江日报等省内媒体沟通对接,利用网站、微信、发改快讯等平台,加大新产业平台信息发布和宣传推介力度。(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14、举办一批产业论坛、高端峰会等特色活动,高质量办好2020年“龙湾论坛”、第二届国际“智能传感谷”论坛、第三届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等20个左右品牌活动,进一步浓厚发展氛围。(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谋划设立未来产业投资论坛,推介签约一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重大项目。(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县发改部门、各新产业平台)

    15、组织召开“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工作现场会,实地考察新产业平台建设情况,开展经验做法交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四)坚持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平台服务保障

    16、组织各新产业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的培育、产业链项目招引、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自选主题,开展至少一项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一步丰富“万亩千亿”内涵和实践路径。适时组织课题交流会,优秀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并专报省领导。(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各新产业平台、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17、将“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作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开发应用场景。(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

    18、强化标志性项目精准服务机制。实行标志性项目清单制,督促各产业平台紧盯节点目标加快项目建设。跟踪重点标志性项目月度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大问题提交省政府重大项目协调例会协调解决。(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19、落实主体责任。所在市县对新产业平台实行统一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落实责任部门和管理运营机构,全面负责新产业平台建设管理责任单位:有关市县发改部门、各新产业平台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部署推进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工作,有关市县发改部门做好当地新产业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20、加大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协同支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对新产业平台涉及重大政策支持的标志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项一策”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税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21、组织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省级产业基金与新产业平台开展专项对接活动;全力支持平台重大产业项目申报国家专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财政厅、省经信厅

    22、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优先考虑“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需求。(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23、优先支持标志性项目申报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优先支持能源、水利和内部主干道及对外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4+1”重大项目计划、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强化重大项目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24、新产业平台所在市、县市、区在规划调整、用地指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对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大做地力度和指标争取统筹,不让项目等土地,确保重大项目尤其是标志性项目的土地要素保障。责任单位:有关市县发改部门、各新产业平台)

    25、新批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面应用“标准地数字地图,积极推广标准地招商。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改革。支持新产业平台示范应用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26、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压实平台管理主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强化平台内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举措。(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有关市县发改部门)

    27、切实做好新产业平台月度快报数、季度统计数汇总上报,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对平台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责任单位:各新产业平台,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