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行的1000多颗高品质崇寿镇浙麦冬种子也顺利返航,目前种子正处于出舱阶段,后续将返回位于该镇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开启航天育种新阶段。
航天育种又叫空间诱变育种,是让植物种子或其他材料搭乘着返回式航天器,利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环境作用,使种子产生遗传变异,返回到陆地后经过多代筛选培育,最终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此次麦冬航天育种项目通过与宁波大学赵玉芬院士和海洋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团队开展联合工作,由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教授刘新民支持、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倪穗指导。“下一步,这些珍贵的浙麦冬种子将会在崇寿镇的浙麦冬特色产业园和宁波大学同时开展露地种植及实验室科学研究。最终结合所有研究结果选育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生长周期缩短的浙麦冬新品种。其研究成果将服务于前湾乃至宁波浙麦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倪穗表示。
这批浙麦冬种子均来自于崇寿镇浙麦冬特色产业园。2021年,浙麦冬特色产业园在该镇健民村投用,开展麦冬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种植。产业园占地180亩,投资325万元,集选种、育种、观光、销售于一体,将于2024年夏季迎来首个收获期。“我们将以此次麦冬航天育种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浙麦冬规模栽培和优良品种选育,带动镇里的浙麦冬产业协同进步,提质升级。”浙麦冬特色产业园负责人胡晶金表示。
崇寿镇种植的浙麦冬属于中医药“浙八味”之一,具有滋阴润肺的疗效,既是药品又是系列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材料,属于药食同源的大宗商品,经济效益高。崇寿镇作为宁波市浙麦冬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不断壮大浙麦冬产业。除大力开展浙麦冬特色产业园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及开展选种培育外,该镇还以浙麦冬特色产业为切入点,深度挖掘相关农旅文化产业资源。截至目前,该镇共有麦冬种植面积超千亩,年产麦冬50吨,产值超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