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前湾要闻
  • 警惕新型诈骗已有人上当
  • 时间:2024-11-22 09:53
  • 来源:宁波前湾新区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注意,电信诈骗又升级!在大众印象里,电信网络诈骗通常通过诱骗受害者进行网银转账和银行柜台转账等“非会面”形式实施诈骗。然而随着公安机关和金融机构对线上资金转账查控越来越严,诈骗分子转而采用新型“敛财”方式。他们先通过网络接触对受害人“洗脑”引导其将钱款提现或购买实体黄金,再利用网约车、租车、“跑腿”或邮寄等方式让受害人线下将钱财运输至指定地点由专人收取。近期,前湾已有市民上当受骗。

    真实案例一:

    不久前,黄女士(化名)被人拉进一个QQ群里,群内有人声称完成相关任务可以赚钱。好奇心驱使下,黄女士便根据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软件,并在该软件中完成了一个任务,获得小额返现。

    得到黄女士信任后,平台客服开始给其分配刷单任务,诱导黄女士转账,并在成功后,以“操作失误需重做任务才能拿回本钱”的理由让其继续转账。但在得知黄女士银行卡交易额达到每日上限后,对方便以可现金充值为由,安排黄女士在提取现金后通过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线下交由“工作人员”帮其“充值”。随后,对方还是表示操作失误,要求黄女士继续转账,此时黄女士才意识自己被骗,共计损失5万元。

    真实案例二:

    9月,新区何先生(化名)下载某不知名交友APP,注册登录后被“客服”要求完成平台下发的刷单任务,才能和他人聊天交友。

    何先生按“客服”指示,向指定账户充值金额。但对方还是以“操作失误,任务失败”为由要求其继续转账才能完成任务拿回本钱。由于金额超出银行转账上限,“客服”同样要求何先生取出现金,利用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何先生照做后,“客服”又以相同理由,要求何先生继续将现金用“跑腿”方式转移。此时何先生察觉自己被骗,共被损失15万元。

    真实案例三:

    王先生(化名)在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位网友。熟悉后,对方表示自己在做虚拟货币投资赚了不少,拉拢王先生一起投资。王先生通过对方提供的链接开通账户并联系到了一名“接待专员”。对方表示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后,平台便会将虚拟货币发至其账户。如想卖出也只需联系“专员”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即可获取本息。


    几次成功的小额“试水”后,王先生打消疑虑,开始大额汇款。因转账数额较大,“友人”和平台引导王先生用现金线下交易。操作成功之后,“友人”还不断以行情较好为由,诱导王先生再次递送现金。此时王先生意识到可能被骗,再回头联系“专员”要求提现时,遭到拒绝,共被诈骗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