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zwxq6/2024-65734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4-03-29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发布单位: | 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 |
2023年,宁波前湾新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的总体要求,对标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高水平谋划城市发展,高标准推动城市建设,全方位化解突出矛盾,勇扛使命、实干争先,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前湾篇章中贡献建交力量。现将一年来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亮点、重点工作
(一)抓项目稳投资,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一方面,区内路网持续加密。“六横八纵”城市主干路网全面建成,新开发板块路网建设火力全开,十二塘板块“四横五纵”主干路网初步成型,截至12月底累计建成道路里程超过455公里。另一方面,大通道建设多点开花。被列为省“千项万亿”项目的兴慈八路快速路、兴慈大道快速路全线开建,预计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新区道路内联外畅水平。二是加快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建成投用十塘横江公园,完成34个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杭州湾引水工程建成投用,新(改)建燃气管网54公里,供水管网新增41公里,完成二次供水改造3164户,覆盖率达到65%。三是有序开展城市更新。成功创建南洋小城和海智社区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启动城镇社区和市政公用领域专项体检,开展南洋小城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编制。
(二)稳交付保民生,推动房产领域风险化解
一是全力推动抓销售,共销售住宅4097套,成交金额49.03亿元,按网签口径统计,同比分别上涨19.27%、8.67%。二是全力以赴保交楼,全年交付39.5个项目,30543套。
(三)把方向想法子,助力建筑业健康发展
全年实现省内建筑业总产值95.1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全市第一,拉动新区GDP增长1.4个百分点。具体举措包括,出台政策主要对建筑业企业招引、资质晋升、获奖、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给予奖励,2023年奖补资金约421万元;实行履约考评制度,实施工地施工现场与招标市场联动的方式,优化招投标定标环节,提升现场管理优秀企业的中标率。此外,8月制定《宁波前湾新区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试行)》,并出台《宁波前湾新区优质工程奖评审细则(试行)》,积极鼓励建筑企业参评申报,当年共有14个项目获评前湾新区“优质工程奖”,其中9个项目获评“甬江建设杯”、1个项目获评“钱江杯”,1个项目获评“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奖”。
(四)强执法保落实,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监管
一方面强化路面稽查。结合网约车,渣土车,重型货车非法改装,道路客运,燃气、成品油等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强化路面执法稽查工作。截至12月底,检查各类道路运输车辆2274辆次,查验从业人员2800余人次,共查处违法行为117起,共计罚没金额30余万元。另一方面推进公路整治。牵头制定新区两路两侧整治工作方案和公路两侧“三化一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协调推进相关整治工作,保障亚运通行。整治期间,督查整治工作15次,在上级督查的52处问题点位的基础上加强问题巡查。清理路基边沟8.6公里,清理桥下空间44座,清理垃圾738.5吨,拆除广告牌69块,公路路域及两侧环境得到明显提升,高速公路桥下空间长期存在的垃圾堆积、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的得到有效治理。
(五)抗风险解难题,稳步深化涉水管理
一方面,抗旱调水保民生,根据河道水质情况,第四季度翻水4次1622万方,确保四灶浦水库蓄水量、减少河道水网排涝压力,切实解决工业用水紧张问题。目前水库蓄水量达汛限库容的91.9%,可保水厂取水超5个月。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美丽河湖片区、河道打造,完成新区首个市美丽河湖片区(滨海新城美丽河湖片区)、首个市美丽河湖河道(八塘横江)建设及验收;已完成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及项目清单编制。
(六)再排查再整治,确保安全生产稳定有序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确保建筑工地、燃气、自建房(危房)等各行业抓实抓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可控,稳步向好。其中,建筑工地安全方面,实施针对性专项检查制度,结合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遏重大”攻坚行动、“迎亚运”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部署开展监督执法专项检查,累计日常监督抽查工地千余次;房屋安全方面,持续强化农村房屋常态化网格巡查,健全城乡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年网格巡查12342户,当年完成率113%,启动自建房整治“回头看”和南洋小城加层危房解危,确保危房动态清零;燃气安全方面,全力推进燃气胶改金工作,截至目前,覆盖率达到100%。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城市更新,基础建设提档升级
明确“板块联动助产业、精细创新提品质”作为2024年基础建设总体建设思路。新建道路总里程约21公里,新建改造绿化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新增社区级绿道1公里、省级绿道15公里,完成1个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新增公共停车场1个,新增小型停车位1000个。
一方面围绕产业配套建设,提前布局、适度超前、有序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各版块承载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入驻提供基本保障。重点建成十二塘板块“四横五纵”、战新产业园“一横两纵”主干路网,加快建设工业板块特别是吉利总部周边配套路网,不断完善科学大道、观海四路等剩余路网建设。
另一方面围绕品质新城建设,在公共服务、生活配套、市政公用、环境卫生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提升),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重点建成海沧路跨陆中湾江桥、奥特莱斯板块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I标段,启动建设奥特莱斯区块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兴慈八路污水主干管工程等,加快谋划沈海高速庵东出口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等。同时,持续推进水、气等民生设施建设,完成新建(含更新)市政燃气管道25.9公里;谋划杭州湾新区北部净化水厂扩建事项,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提标二期(暂定名)进度;做好污水管网水量调度,6月底前完成破损管网修复,10月底前完成建成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全覆盖,年底前完成16个村的污水管网覆盖,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40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绿色处理设施创建1个,新建改造镇级污水配套管网15.5公里以上。
(二)聚焦民生安居,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一是探索从源头治理房地产项目逾期违约现象,持续做好保交楼工作。重点关注工程进度较慢、资金困难、逾期交付时间长、延期赔付等问题,详细研究分析相关项目风险情况,做好项目进度情况通报和诉求答复解释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城乡危旧房专项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一方面,持续做好房屋安全宣传。按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务求实效”的要求,继续开展新建小区交付和老旧小区房屋安全宣传,城镇和农村重点管控房屋入户宣传,物业电梯轿厢警示宣传等活动,提高群众房屋安全认知度,减少违章装修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落实农房常态化网格巡查。依托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按照重点管控房屋、强化管控房屋一月一次,常态化管理房屋一年一次巡查频次,全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常态化网格巡查。
三是持续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确保2024年新建保租房不少于2000套,新运营不少于2000套。同时探索世纪城8个社区全域创建未来社区的路径,为2025年世纪城全域创建未来社区打好基础。此外,完成南洋小城片区城市体检和方案策划,完成2个以上城乡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验收。
(三)聚焦服务保障,行业发展纵深推进
一是持续探索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新区建筑企业承接工业厂房等社会资本项目的能力,出台企业走出去的奖励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此外,积极探索招投标制度优化,结合在建工地履约考评制度,使施工现场与招标市场联动,提高本地头部企业中标率、提高头部企业产值和税收。
二是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安全与质量两手抓。计划对区内公建项目管理人员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培训不少于两次,加大各项目管理人员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新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持续鼓励各在建项目争先创优,力争本年度不少于15个项目获评区优质工程及以上奖项,不少于30个项目获评区标化工地及以上奖项。此外,进一步强化日常、专项等检查,确保房屋市政工程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工地火灾事故,不发生起重或桩工机械设备倒塌、深基坑坍塌等社会负面舆论较大的险情。
三是加强物业管理,紧贴民生福祉。做好物业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3月底前完成基础信息录入,并于3月底前、6月底前、9月底前,围绕《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内容和标准指引(试行)》等配套政策,开展至少3场以上培训,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四是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道路保洁水平。巩固提升2023年评定的示范街、责任路、城市客厅的创建成果,继续推进责任区示范路的创建,到年底力争覆盖面积达85%,新建省级“街容示范街”项目1个,创建省级“席地而坐”、“客厅级”高品质保洁示范区1个;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公厕保洁力度,到年底力争完成所有公厕的星级评定。此外,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9个,完成住宅小区装修、大件垃圾存放点改造提升5个,做好省高标小区及典范单位创建,推进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做好非正规堆放点卫星遥感排查。
五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保障重点领域安全。一方面强化行业监管。强化动态监管,及时发现违规行为。落实问题整改闭环。推进部门间“两客一危”车辆和重型货车信息及动态运行信息共享,形成管理闭环。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能力培训,推进“两员”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开展旅游包车、危运车辆、重型载货车辆等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车辆违规经营行为和严重超限运输行为。
六是全力落实水旱灾害防御,扎实做好涉水监督。严格执行水库汛限水位监督管理,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和水利工程安全底线,强化水雨情监测预报,扎实做好水库防汛各类预案。同时,扎实做好涉水监督,持续在工程监管、水土保持、取水监督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全过程监管,力争取得明显管理成效。2024年做好取水设施标准化建设,落实省市关于水资源费在线征缴改革工作。
(四)聚焦作风建设,工作效能稳步提升
依托前湾新区“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推动全局党员干部在学习上下苦功、在落实上铆足劲、在比拼上争一流、在效能上见真章。一是持续强化学习教育,坚决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用好大学习、大讨论、大检视等活动平台,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学标杆、争先进、知敬畏、守底线。二是问题导向狠抓落实,严格做好基层调研、课题研究、重大问题和民生实事等相关工作,不断提升解决矛盾、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敢比敢拼争先创优,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树立1-2个优秀典型,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四是压实责任提升效能,健全职责分工协商协调机制,提高干部职工对效能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树立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推动工作效能不断提高,以全新面貌迎接上级作风效能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