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同心跟党走,齐奔共富路”庵东镇纪念“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一百周年大会暨红歌会举行,来自镇、村、企事业单位的11支代表队562位合唱队员参与红歌会,唱红色经典,咏庵东风华。
《万疆》《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复兴》等经典红歌轮番演唱,在阵阵红歌声中,庵东镇优秀党员代表、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等荣誉获得者先后登台领奖,城镇宣传片《向美而行》在此首发。当日上午,纪念“七二三”庵东盐民罢工斗争100周年专题研讨会举行,讲述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历史的书籍《盐场风云》于研讨会上首发。
今年是“七二三”庵东盐民罢工斗争100周年,回首百年前的庵东土地,压迫与抗争是当时的主基调。在这片红色热土之上,爆发了当时浙江最大的工人罢工斗争,与发生在广州沙面英租界的工人运动遥相呼应,被当时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称之为“中国工人运动自二七大罢工以来由低潮复兴的征兆之一”而载入中国工人运动的史册。
《两浙盐务汇编》记载,庵东盐场为全国著名的产盐重地。自民国5年(1916)余姚场迁署庵东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为全省重要产盐区。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盐产长期冠全省之首,为浙江省第一大盐场,素有“浙东盐仓”“浙江盐都”之称,为全国十大重点盐场之一。民国时期,庵东年均产盐近1亿千克(200万担),最高年1亿6千千克。
1913年,袁世凯以盐税作抵押,向英、德、法、俄、日五国银行团借款,在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中,承诺以全部盐税作抵押,并规定中国必须聘请洋人管理盐税,从此盐税被外国人控制。
民国4年(1915年),余姚场废6仓改划7区。民国5年,余姚场迁场署至庵东,形成庵东盐场。民国34年,余姚场撤中区剩6区(产盐区)。七塘筑成后,大部分晒盐场区移至七塘外。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庵东盐区,改民国时期6区为塘北6乡,主业制盐。九塘筑成后,全场盐田近10万亩。1980年后,盐田大规模改农,至2001年11月,全部盐田改为农田。
1924年初夏,盐务当局以杜绝私盐为名,决定废除盐商的廒仓,建立“公仓”,要求盐民把原来定期5—10天一次交盐的办法改为每天送入公仓,不得留家过夜,而且不给现金,违者以贩私盐论处,没收还得罚款。
由于秤放局员、廒商、蓬长及称手等的刁难,平常卖盐往往就得半天,甚至有整天排队还交不进盐仓的情况,盐民对此意见很大。现在改为每天交盐,就意味着天天排队,连生产时间都没有了,因此一致反对。
盐场七区盐民推选陈庆高(庵东镇)、严美生(高王路)、沈成钊(新湾路)、钟孝运(四灶路)为代表,其它各区也纷纷选出代表,自发地组成领导盐场斗争的组织。7月22日,7个区的盐民代表在庵东镇万嵩庵举行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反对每日向公仓交盐的苛政,交还晒牌,农历六月廿二(公历7月23日)举行全场罢工游行示威的三项决议。
7月23日凌晨,各区分头鸣锣为号集队,盐民揭竿而起,以围裙为大旗,掮着晒牌、铁扎、铧锹,手执无数小旗,上写“反对设立公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秤放局”等标语,从四面八方进入庵东镇街头。上午七八点钟,镇上集结了12000余人,浩浩荡荡向盐场公署请愿,而场公署大门紧闭,场长黄庆澜避而不见。于是,盐民们气愤地拆去篱笆桩,又砸玻璃窗,并将晒牌统统掷在场公署门前,以致晒牌堆积如山。场公署依然鸦雀无声。此时,有人高喊:“打秤放局去。”于是示威游行的人们就势如怒潮地涌向秤放总局。
秤放总局设在庵东镇宝兴弄的张如昌家中。人们一见秤放局同样四门紧闭,就有盐民勇士立即跳上屋顶,揭瓦而入,打开大门,占领了总局。盐民们怒不可遏,把办公用具全部捣毁,还把秤放“老爷”的衣服、帐子统统掷进粪缸里,以泄心头之恨。正在此时,总称放员康葆文召集盐警突然从桥店弄堂里冲了出来,向手无寸铁的盐民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冯惠钊、鲁正高、应阿麦、洪卫照和阿丁妻等5名盐工。尸横总局门口,受伤者数人,血流满地,惨不忍睹。
这一惨案立即激起全场各界人民的公愤。盐场盐民立即罢工,教育界进步人士许深洋、蒋子光、徐寿卿、屠居秀等教师当即召开全场各小学校长紧急会议,誓作盐民后盾,支持盐民继续斗争。次日,发动一千余名师生上街示威游行,“打倒帝国主义走狗”“反对苛政虐民”“誓为死难盐民报仇”等口号声响彻庵东镇上每个角落,并广贴标语,情绪激昂。余姚县知事陈国材欲平息事态,坐轿急急赶到盐场,盐民们当场就把他围了起来。他见众怒难犯,就在一批士兵庇护下仓皇逃遁。
在强大的舆论谴责下,秤放总局上司——上海稽核分所、驻上海九廒总办不得不出面调处。为了保障以后的税收,盐政当局经联合调查,只得承认苛政害民,并由余姚盐场公署布告:暂行停办设公仓每日缴盐;由政府发给死难者抚恤金每人500元,场公署再补助100元,合计600元(当时米价每担6元);革除秤放局局员出入坐轿、请饭恶习;撤销并惩办平时欺压盐民的秤放局局员;嗣后如再发现秤放局局员向盐民刁难勒索等情况,准由盐民告发,按情论处。这才平息了民愤。
庵东盐民为感谢教育界师生的声援,以余姚盐场7区盐民团体名义,赠铜质墨盒一批,每个墨盒上都刻着“青云直上”4字。至此,在庵东暴发的万余盐工反对公仓苛政、暴打列强控制的秤放总局并取得胜利的“盐工暴动”始告结束。由于发生在1924年7月23日(甲子年六月二十二日),所以史称“七•二三”暴动。
正是在这片敢于斗争、勇于奋进的热土之上,庵东人民用勤劳智慧将百年前的盐地滩涂一步步建设成了如今的桥南明珠。仅今年上半年,该镇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3.48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家,总投资3.6亿元;充分发挥前湾双创园作用,招引企业32家,投产28家。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和美乡村提档升级。今年上半年,庵欣康养中心正式开业、庵东中心学校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七二三安置房项目土建部分全部完成、庵东镇中心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完成立项……年底前,该镇还将完成省未来乡村及特色精品村的创建,将宜居宜业镌刻进秀美的乡村画卷,铭记历史,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