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杰出工匠”培养项目名单公布,全宁波大市10名工匠人才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前湾占2席,来自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孙宇和来自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的蔡辉入列。
作为宁波杰出工匠,孙宇曾获全国自动驾驶技能大赛三等奖,主持编写4 项智能网联汽车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而蔡辉则是汽车试制验证、质量改进等方面的“技术大拿”,曾全程主导首款吉利量产新能源电动车试制工作,还代表企业斩获全国新能源关键技术大赛三等奖。
实际上,两人入列宁波市杰出工匠,是宁波前湾新区建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生动实践。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今年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的“三支队伍”概念中的重要一环。“借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这一契机,以产业立区的宁波前湾新区,正以画好‘三个圈’践行工匠湾区大行动。”前湾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个“圈”是“培养圈”。今年7月,在2024宁波前湾新区·康龙化成第二届校企合作大会上,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知名高校与康龙化成正式签订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协议,面向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在优化人才输送及培养机制等领域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数据显示,新区49 家企业与37家院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 11 家高校签约成立就业实习基地,累计为400余名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除“外引”发力外,新区还强化“内培”,对内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和劳模工匠学院,累计开展培训百余场,培训3000 余人次,接受职业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比例96%,实现新区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第二个“圈”是“产业圈”。在企业里,老师傅带着小徒弟共同攻克技术难关的案例屡见不鲜,但如果师傅本身就是一名揽着“金刚钻”的技能大师,那么效果更是事半功倍。师徒传帮带、匠心永传承,新区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劳模工匠的力量,组建了1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近日,方太厨具所属的汪闻东劳模工匠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升格为市级,该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与劳模工匠在技术攻关、技能创新、带徒传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采用一徒二师的新型学徒制,以工厂内传统技能师傅为主,以学院内专业老师为辅,培养技能全面提升的新型学徒,工作室已累计带徒36人,完成各类工艺创新项目26项,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500万余元。此外,新区还组建由 15 名劳模工匠组成的技术服务队,通过工会搭桥、企业“点单”的模式助企解难题,为企业节能增效近200 万元。
第三个“圈”是“生态圈”。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社会制度集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力量,汇集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职业生涯的技能开发体系。“必须要把学好本领、建设前湾的氛围烘托到位!”前湾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新区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市竞赛,给予相应配套奖励。今年7月,2024年宁波前湾新区“匠心前湾”职业技能大赛举行,来自全区各行业的384名技能高手展开激烈角逐。本次职业技能大赛在常规技能项目之外引入了数控车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等新兴技能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新区紧缺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技能人才作为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我们要持续不断地挖掘技能人才。”前湾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区已累计培养技术人才5.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