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zwxq19/2025-00268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文件编号 | 发文日期: | 2025-02-14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发布单位: | 经济和信息化局 |
(一)工业经济提速发展。一是加快产业培育发展,新区作为省“415X”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核心区,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核心区。二是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建链的关键环节,聚焦标志性产品打造,着重优化产业链布局。三是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作,先后组织5次数字化改造相关培训会,以点带面助推企业智能化改造。积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工作,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已达到1.0阶段。四是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在建立“大优强”,行业龙头、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性企业,“小升规”企业四档扶持培育阶梯的基础上,精准指导企业梯度培育。五是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协同完成7个工业社区的组建和运转。
(二)科技赋能提质向新。一是创新攻关层出不穷,国家层面,奥拉半导体、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2个项目首次上榜“科创中国”国家级榜单。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研究员承担的课题首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专项。省级层面,新区企业参与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宽禁带所青年研究员获得省自然科技基金一项。市级层面,新区企业获得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二是企业培育加速发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80家,新增“省科小”企业80家、“国科小”企业199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6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5家。3家单位成功创建宁波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新增3个市级B类重点实验室项目。三是创新生态氛围浓厚,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复旦科创园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优秀(A类)等次,龙湾国际汽车协同创新园等4个创新载体获得省级众创空间优秀评价。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139项,A类人才占比居全市第一。
(三)商贸经济稳中向上。一是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加强外贸监测预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华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和境外重点展会,全年新获评省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2家、省内外贸一体化典型案例3个、市外贸实力效益企业3家。二是推进内贸发展促消费提升,绿地慧天地邻里中心部分业态实现运营,熊出没度假小镇按期对外营业,菜篮子配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电商产业,指导方太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方太和沁园新获评宁波电商知名品牌企业,惠康荣获宁波电商新锐品牌企业。组织方太、惠康、零跑销售等重点企业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功开展“滨海欢购、湾里潮玩”宁波市购物季活动。三是加强商务监管保障行业秩序,牵头成立专班开展预付卡退费难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演练;针对大型商超、加油站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及垃圾分类日常检查16次,落实问题整改。四是高质量完成2024年国开区综合考评工作,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前三十强。
(四)金融服务能级提升。一是提升金融服务保障,光大银行顺利开业,新区累计设有一级支行18家;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民生银行新区支行授牌首批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农行发放首笔“新兴产业赋能贷”,中国银行科技金融及跨境一点通接入全球响应服务。二是构建资本市场发展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健世科技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推进结构性心脏病产品研发与临床;新增甬股交培育企业24家,累计挂牌企业73家,培育企业60家;5家高成长性的种子企业列2024年“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前三十。三是全力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完善新区范围内输入性涉众型金融投资风险专项治理方案;建立金融网格指导员制度,现设有金融网格指导员21名,专职网格员309名;开展平安金融、扫黑除恶、金融反诈骗等系列宣传活动。
(五)综保区建设取得突破。一是推动综保区考核争先进位,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综保区绩效评估工作。二是加强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区内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实现平稳增长;积极应用数字综保区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提供通关放行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对企走访新常态,帮助解决企业对跨境电商出口相关问题。三是改革创新推进制度型开放,研究制定前湾片区推进“一区一件事”建设思路举措,全力推进制度型开放,3项创新案例纳入2024年浙江综合保税区省级创新案例。依托区内数字经济产品检测实验室,持续开展产品安全和电磁兼容检测等创新业务,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技术与服务平台。四是加强反走私斗争,推进反走私宣传“五进”活动,深入四灶浦村等30余村开展反走私宣传。对海塘一线9个卡口实行24小时全封闭式管理,定期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巡查。
(六)生态治理持续深入。一是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紧紧围绕治水攻坚任务,持续深化涉水行业企业大排查大整治,重点完成区控以上涉水企业问题整改闭环,并推进区控以下涉水企业排查整改;继续加强断面监测保障力度,加强涉水企业排污监管力度,杜绝工业污染源直排入河。紧紧围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继续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控,深入挖潜减排项目,常态化开展污染天应急指挥调度,督促落实各项污染减量和排放管控措施;重点围绕低效废气治理设施排查整改任务,有效降低本地源排放;推进重点涉气企业在线监测、手工监测等三方监测全流程合规性诊断,确保监测可靠、监督有力;二是推进新区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加快生态环境数智共享应用项目上线应用,谋划平台深入开发和应用场景建设。
(七)大数据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推进“数据要素×”相关工作,谋划“新能源汽车投保与理赔”创新应用场景,吉利汽车研究院参赛作品“虚实结合的合成数据提升智能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获“数据要素×”大赛省二等奖。二是深化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项目方案论证评审、建设、初验、试运行及验收运行各阶段工作;做好公共数据归集与管理,优化新区数字资源、资源配置和资源运行“一本账”。继续深化“两人一事件”专题库建设。三是做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宁波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前湾新区分平台建设,梳理涉企增值服务事项142项,共办结企业诉求2122件。政务服务事项网办实现率89.74%,掌办实现率85.78%,“一网通办率”97.54%。四是切实保障网络数据安全,摸底排查新区重点单位自建信息系统89个,开展IRS系统网络安全自查。
(八)治水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全力提升国控断面水质,1-12月,四灶浦闸国控断面水质均值为Ⅳ类,其中9—12月份稳定达到Ⅲ类。二是切实抓好治水工程项目统筹,建立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截至12月底,新区治水重点工程项目已完工项目25个。三是全面推进河长制体系建设,完成区、镇、村三级河长调整,编制前湾新区河长制工作手册,压实压紧各级河长责任,强化河长履职培训及河长制宣传工作。四是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傅家路村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通过宁波市2024年幸福河湖、美丽河湖、美丽河湖片区市级验收、高品质水美乡村复核、水美乡镇市级复核。五是重点推进排口溯源工作,加强对新区入河排口的监督管理,有效管控120个入河排口污染物排放,开展全域卫星遥感工作,排查“河湖四乱”问题。六是有序开展督查督导工作,通过镇级自查、治水办抽查的方式对两镇共72条镇级河道进行全覆盖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