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是为了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制定的条例。
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背景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83号)》,正式公布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条例》共5章27条。
二、《条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是规定公平竞争审查的主体和范围。审查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审查范围是起草过程中的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文本。
2.是规定有关方面的职责。国务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协调机制。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3.是明确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条例》从四个方面明确了审查标准,即政策措施不得含有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和退出、限制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没有法律依据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和影响生产者经营行为的内容。同时,对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等特定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也作出了例外制度安排。
4.是明确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条例》规定,拟由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由起草单位或者牵头起草单位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拟由人民政府出台或者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政策措施,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起草单位开展审查。同时,《条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
5.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监督保障。为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条例》专章规定了抽查、举报、督查、约谈等一系列监督保障措施,进一步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刚性约束。
三、政策意义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台,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政府过度和不当干预市场,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它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可以消除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最后,它有助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通过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四、政策实施的影响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台是我国在公平竞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和实施工作,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和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