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原本2米高的工业制氮设备压缩至“平板电脑”大小,噪音降至图书馆级的36分贝,还要能在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工业技术实现民用改造,难度不亚于让大象在冰箱上跳舞。不过,总部位于宁波前湾新区的民企方太做到了。前不久,方太一款新开发的全嵌冰箱从一众老牌顶级冰箱产品中突围,斩获2025iF设计金奖,成为唯一摘得该项殊荣的冰箱产品。氮气保鲜正是该产品的一项核心科技。
“车厘子之所以在经历长时间运输后还可以保持新鲜,背后其实是工业级氮气保鲜技术的护航。”方太冰储产品线总经理李健介绍,氮气保鲜不是秘密,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一直难以家用。首先要找到适合家用冰箱作业的制氮条件,很多部件体积变了,功能原理内部结构都要推倒重来。安全性、使用寿命、设备的气密性、抗低温运行的工作能力等,都需要一一解决。
保鲜技术领域,国际巨头曾长期把持话语权,方太的突破改写了游戏规则。作为我国家电领域规模最大的专利池拥有者,方太逆向突围,将“不可能做到的”技术理论转化为数十项专利护城河。通过将工业制氮设备小型化,成功地将这项远洋科考、洲际生鲜配送领域早已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民用化。“我们设计了数百个设计方案,攻克了百余个技术难关,才将偌大的工业制氮设备缩小近500倍放进冰箱。”李健介绍,单这个突破就为方太研发贡献了19项专利,其中包含5项中国发明专利。
这是民企的又一次自主创新和自我超越,改变了冰箱行业长久以来的技术断层困境,为家用保鲜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赛道。数据显示,方太坚持每年将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其中30%直指前瞻性技术。这种“深水区押注”的战略魄力,正推动中国厨电行业从“功能迭代”迈向“底层技术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