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产业园区还在以物理空间规模论高低时,复旦杭州湾科创园正以“不设围墙”的理念,在宁波前湾新区建起强大的“创新磁场”。作为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创新生态的核心支点,这座开园于2017年的科创园,以“做科学家的合伙人”为核心理念,深耕生命健康、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领域,成为宁波前湾新区首个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资质于一体的标杆园区。
在储能领域,纳米纤维隔膜曾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2017年,带着技术突破理想的柔创纳科团队入驻园区,却遭遇“成长的烦恼”——资金缺口与场地局限如同一堵“隐形围墙”。
科创园的破局之道是迅速启动“全周期赋能”机制,不仅提供研发生产场地并减免租金,更引导其申报“甬江人才工程”并斩获1000万元市区两级扶持资金,当企业遭遇锂电池“降价潮”危机时,园区生态基金连续注资助力企业挺过难关。
随着产能扩张,园区空间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科创园进一步调动资源,帮助柔创纳科对接新的生产基地,2024年4月,柔创纳科国内首条年产3000万平方米纳米纤维隔膜产线在海拓智创园投产,实现了我国该领域成套设备研发制造“零的突破”。如今,柔创纳科已成为国内唯一可实现超级电容器隔膜进口替代的企业,并在固态电池隔膜领域占据技术高地。
在半导体领域,科创园开创“虚拟园区”模式,通过政产学研深度协同,打造“专业化投资基金+技术平台+产业链企业”的创新共同体。依托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的技术储备,联动吉利汽车等上下游企业,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协同。
由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张清纯领衔的清纯半导体,是园区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培育的“明星项目”。2022年项目落户数字经济产业园后,科创园协调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宽禁带所提供技术研发支撑,推动园区生态基金多轮注资,组织专业团队辅导其参加“创客中国”全国大赛,一举斩获总决赛一等奖,并助力企业先后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甬江人才工程”“市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一系列精准赋能下,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公司年度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产品年度出货量超过500万颗,批量应用在光伏与储能、充电桩及高端电源等领域,成为第三代半导体国产器件主流供应商之一。
科创园还在“立足前湾、服务宁波”的基础上,努力推动跨区域合作交流。作为国内首家专注阿尔法核素商业化的核药企业,砹尔法2021年落户宁波前湾新区后,面临放射性药物研发与生产的特殊需求。科创园助力企业获得复创基金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投产前战略融资,并支持其在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核药研发中心,协助获批浙江省近十年来首张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辐射安全许可证》。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又是一道难关,科创园瞄准隔海相望的嘉兴海盐秦山核电重水堆资源优势,推动企业在海盐核电小镇建设华东生产中心,形成“前湾研发+海盐生产”双中心协同格局。近日,砹尔法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列为中国唯一具备商业级砹-211生产能力的企业,成为全球核素药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孵化器围墙的消失,不是边界的模糊,而是创新能量的释放。”复旦杭州湾科创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努力构建“无界孵化”新生态,让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突破物理空间限制,以开放促融合、以共享创价值。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引进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10名,成功孵化创新创业项目200余个,创新创业总投资达40亿元,入驻率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颁布的2025年浙江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中,清纯半导体、中电化合物、砹尔法等4家园区孵化企业分别入选浙江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和种子独角兽企业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