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9月10日,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迎来了2025级首届硕士研究生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33名优秀学子怀揣梦想与憧憬,会聚于此,即将开启他们崭新的学术研究新征程。
宁波工程学院于2021年9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9月杭州湾汽车学院获批机械专硕学位点,今年首次招收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三大研究方向设置紧扣产业需求、精准锚定发展痛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技术方向,聚焦动力电池从设计、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同步融入固态电池、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破解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安全瓶颈;汽车轻量化技术方向,深耕轻量化新型材料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研究,助力汽车产业降本增效、实现绿色转型;车身智能制造技术方向,主攻机器人技术在车身制造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汽车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三大研究方向深度对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精准匹配宁波万亿汽车之城产业链需求,旨在定向培养基础科学技术扎实、创新研发能力突出、跨学科素养过硬的复合型数字化卓越工程师,为产业发展输送“用得上、留得住、能攻坚”的专业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研究生培养创新采用“产教双融合”机制,通过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互选“双师型”导师,长期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课题。这种“在实践中科研、在研发中成长”的培养模式,既能有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又能加速学术理论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在未来就业发展中脱颖而出。“大学四年在杭州湾汽车学院的学习中,我曾参观吉利汽车研究院试制中心,亲眼见证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深度应用,我觉得留在本校读研究生非常好。”首届研究生汪杨杰笑道。
办学十余年来,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始终坚守“在汽车城里办大学、围着产业育人才”的办学初心,深耕“服务地方、服务产业”使命,与吉利控股集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汽大众、万都集团等10多家知名产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浙江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浙江—塞尔维亚新能源汽车技术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并于2024年牵头成为浙江省现代产业学院联盟理事长单位,持续引领区域产业学院建设方向。
“汽车学院将坚持立足产业,围绕宁波前湾新区‘134’现代产业体系,以破解产业链‘断点’、打通‘堵点’、攻克‘难点’为己任,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卓越研究生人才,为前湾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宁波建设万亿汽车之城贡献智慧与力量。”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